这几天我一直在看各地税务局的公告,越看越觉得气氛有点变了。
北京、福建、广东、四川,还有厦门、深圳,这六个地方在同一天、同一时间段,发出了几乎一样的公告。动作这么整齐,信息量其实已经很明显了。
公告的内容大概是说根据税收大数据发现,部分居民取得了境外收入却没申报。
还列了六个典型案例,比如四川那位李姓居民,补税加滞纳金要六百多万;福建那位刘姓居民,也要五百多万。两个人加起来一千多万,这不是小数目。
我接触过一些有海外收入相的家庭,特别是有海外投资、海外账户、海外工作收入的,他们普遍觉得“反正没人知道”,也有人觉得“我在国外赚的钱,应该不归国内管”。 但从 CRS 开始落地的那一刻起,整个游戏规则就变了。很早之前,中国就加入了国际金融账户信息自动交换体系,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交换数据。
你在海外的账户、利息、持仓、交易记录,这些东西已经不是你自己“藏着”就能藏得住的。
当然,从这次公告的语气看,确实存在一个窗口期,能主动补正的赶紧补正。
公告里写得很清楚: 可以提示提醒; 可以督促整改; 如果还是不改,那就立案检查; 违法特别严重的,还会曝光。
我觉得最值得注意的是,这一次不是某个地方单独发,而是多地同步动作。
税务系统是讲统一性的,不会无缘无故同一天发布类似内容。这种节奏往往说明数据比对已经做完,下一步要推动居民自查,然后再逐步清查。
很多人问我,那怎么办?是不是境外账户以后都不能拥有了?是不是有海外收入就一定会被查? 其实没这么夸张。
问题从来不在“有没有海外收入”,而在“你的身份是什么”。国内的税务体系是以“税务居民身份”为核心来界定申报义务的。
如果你是税务居民,那你全球收入都要报;如果你不是,那你只需要对国内来源的收入负责。
所以那个关键问题又来了:你到底是不是税务居民? 我见过不少案例,本人已经长期不在国内,甚至有些人好几年都没回国,但因为没有明确的非居民身份,理论上他仍然算税务居民,那他所有全球收入都要申报。
也有人长期在国内,但拿着某个国家的身份,却以为自己已经不用报了。这也不对,决定申报义务的不是护照,而是居住事实和税务身份。
所以我一直强调:境外收入风险是“身份问题”,不是财富问题。
如果你没有明确的海外税务身份,那你只能按税务居民处理。那就意味着,CRS 数据对你是完全透明的。
也正因为如此,解决方案其实只有一个,提前规划好海外身份,让你的税务身份和实际生活方式匹配,不要让自己处在“模糊地带”。
现在这个时间点,你愿意多看一眼自己的情况,就是在给未来的自己省麻烦。
更多美国移民项目信息,欢迎拨打麦克斯出国7*24小时客户服务热线:400-698-3225,或者添加小助手微信:maxchuguo 进行咨询,我们有专业的移民顾问和律师团队,专业度高,实践经验丰富,可以根据您的具体情况为您量身定做专业的移民计划,快来咨询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