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和同事一起整理资料,看到一堆关于CRS信息交换、补税、跨境征税的案例,我突然有点感慨:
我们从2021年开始,就在讲“提前配置身份是应对CRS的关键”,讲了好几年,关注的人一直不多。
可今年这波港美股“补税潮”一来,咨询的人一下子多了好几倍,CRS这个词才重新被摆到聚光灯下。
有时候,你不重视规则,不代表规则不存在,你不主动规划,不代表未来不会被动应对。有客户问我:“M叔,CRS到底是个啥?是不是只有有钱人才要管这事?”
其实你把它想成一个“全球税务信息联网系统”就行了,你在香港、加拿大、新加坡开的账户,只要在CRS体系里,银行就会把你的账户信息、持有资产、利息收入这些东西,上报给你是税务居民的国家。
如果你是本国税务居民,那这些信息最后都会传回国内税务局。换句话说,你账户上的钱可能不是你说了算了,而是系统说了算。
以前大家以为“港股账户查不到”、“用英文名开户就安全”、“我在交易所不实名”,现在一个个都被啪啪打脸。因为你以为在玩“加密”,人家早就开始解密了。
我看网上报道说,有位客户炒港股资金流水比较大,结果今年6月被税务局打电话约谈,要他补交三年内的境外所得税。
他一开始还很疑惑:“我亏了啊!”,结果税务局看的不是你赚不赚钱,而是你有没有依法申报。哪怕最后可以不补税,光跑流程解释,递交材料这些就够他头大了。
很多人说只是个小老板,应该不会被当成典型来抓吧?我只能说,这不是你是不是老板的问题,这是税务透明的时代,你只要有“跨境”资产,不管多少,都有可能被看到。
很多人对CRS还有误解,觉得“查的是有钱人”。但我告诉你,CRS是机器筛数据,不是人盯人。
你只要在名单上、数据里、逻辑链条中,就有可能被提醒、被约谈、被追溯。
那怎么办?怎么做到“信息透明,风险可控”?答案其实我们讲了很多年了——身份配置,是唯一能让你在税务规则下,拥有选择权的方式。
比如M叔上个月刚去了一趟巴拿马,考察了一下那边的身份政策,最后决定亲自购房、办理当地居留身份。为啥选那?很简单:
第一,巴拿马不是全球征税国家。
通俗来讲,如果你是巴拿马的税务居民,只要你不是在巴拿马本地赚钱,你所有海外收入都不交税,跟中国的全球征税制度是两套系统。
第二,巴拿马虽然也签了CRS协议,但它目前被OECD官方列为“尚未完全符合标准”的国家。
也就是说,它的信息交换网络还不完善,传输节奏也没那么快,从“识别难度”来看,它属于CRS里的“盲区”。
第三,它的身份门槛真的不高,买一套30万美元左右的当地房产,全家三代就能办身份。
而且没语言要求,不看学历,也没有严格的移民监,程序是标准透明的。
2025年了,还有很多人以为“身份”就是一张护照或者卡,其实不对。
税务身份要有“轨迹”:你得在当地有房产、有住址、有消费记录、有纳税记录、有子女上学的证明,这样银行、券商才会认你是“非本国税务居民”。
所以身份从来不只是“移民”,它更是一套完整的税务身份系统。你有没有这套系统,决定了你是不是有“说NO的权利”。
你说,这事跟普通人有关系吗?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:有。
如果你有美股、港股账户,那你迟早会接到税务提醒;如果你打算把钱转到海外、给孩子安排留学,那你一定会碰到税务申报问题;如果你有资产配置、家庭信托、代持结构,那你更该未雨绸缪;如果你只是想给自己多留一个退路,那也值得配置。
咱们中国的富人,早就不是“移民”的概念了,他们做的,是“税务身份替换”,是“金融轨迹转移”,是“资产合规隔离”。
你别等税务局找上门了,才知道身份有多重要,或者别等银行卡被冻结了,才想起早该安排一个税务规划。
这年头,不是只有富人才需要身份,而是每个有跨境资产、有海外交易的人,都该有一个“非本国税务居民”的选项。早点安排,比什么都重要。
如果您对“巴拿马身份”感兴趣,或是想了解更多的移民政策, 欢迎手动添加“小助手”微信号(maxzixun),我们会安排经验丰富的移民顾问给您做一个免费的评估,帮您找到适合自己的移民途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