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移民公司做EB1A这三个月,最大的感受是...

2025-08-05 阅读(20)

在移民公司做EB1A这三个月,最大的感受是:客户质量真的良莠不齐。 

当然,这话听着像在抱怨,其实不是。绝大多数客户是真的很优秀,毕竟EB1A是“杰出人才移民”,这四个字放哪都带点光。 

但也有一些客户,看上去非常小众——比如做服装买手的、搞中医理疗的、做非遗文创的,结果一样能批下来。 

这事让我意识到,移民官的“杰出”标准,其实跟你我想的不太一样。 

很多客户第一时间听到EB1A这个名字,都下意识觉得自己够不着:“我又不是科学家,也没什么专利论文,算了吧,我还是考虑下NIW吧,听起来低配一点,好像更靠谱。” 

只能说,这是太典型的误区了。 

现实是,EB1A虽然门槛高,但好好规划、包装得当,远比你想象的更可达;反倒是NIW,看似门槛低一点,实操难度却高得多。 

更别说这几年移民局对于NIW审查收紧得很,很多被拒的案子,客户条件其实放到EB1A下反而更容易通过。 

那为什么会发生这种“选错赛道”的事?说白了,就是没人真正把客户的背景摸清楚。 

我这三个月最大的工作内容,不是整理材料,也不是写文书,而是——聊天。 

就是跟客户不断聊天,从头聊到尾,聊学历、聊经历、聊成就、聊小事儿。 

很多人自己都没意识到,有些他们轻描淡写提起的经历,其实就是移民局要找的“亮点”。只是没人帮他们看见而已。 

我遇到一个客户,做品牌顾问的,手上有几十家合作客户,出过几次国,发过几篇专业文章,还在一个设计大赛里得过奖。 

她跟我聊的时候都不太好意思说,觉得“这些好像没啥可写的”。但我们帮她系统梳理之后,发现她其实满足EB1A的3条标准,而且论影响力、论持续性都站得住脚。 

她当时都不敢相信自己可以申EB1A,结果案子顺利获批了,现在在准备485了。 

这让我想起一句话:“你不是不够优秀,你只是没学会怎么讲述自己的优秀。”这话用在EB1A申请上,再合适不过了。 

EB1A的核心不在于你“是不是杰出”,而在于你能不能把自己的“杰出”用一套逻辑说清楚。这个逻辑包括几个关键点: 

你属于哪个专业领域?是艺术、商业、科技、医学、教育?这个分类必须明确; 

你在这个领域内的影响力,有哪些具体的成果证明?比如获奖、媒体报道、评审经历、领导地位、原创作品等; 

你的贡献是不是有持续性,是不是还能继续为美国带来利益? 

这些都需要你拿出一整套材料去支持。如果没有专业的人帮你做规划,很容易搞得四不像。 

甚至有的申请人条件不错,但材料准备太随意,最终被移民官一句“缺乏具体证据”直接拒掉,真的太可惜了。 

而我们做中介、做顾问的,最核心的能力就是:帮你讲好这个故事。 

这个故事要让移民官看得懂、看得进、看得动心。他看完之后要觉得,“这个人值得我们国家留下来”。 

所以我常说,EB1A说到底,不是一个材料的比拼,而是一个“个人品牌”的塑造过程。 

而这个品牌,不是靠堆学历、堆奖项堆出来的,而是靠专业的挖掘与包装讲出来的。 

最后,我特别想送给那些还在观望、还在犹豫、还在自我怀疑的朋友一句话: 

“你可能比你自己想象的更适合EB1A。” 

你可能并不完美,但你有你自己的亮点;你可能不出名,但你有影响力;你可能不自信,但你有故事。 

而我们的任务,就是把这些故事讲给移民官听,让他相信你值得一个更广阔的舞台。 

如果您对“移民美国”感兴趣,可以添加【微信号:msym08】联系我,我会安排专业的移民顾问一对一给您评估适合的移民方案。 

麦克斯出国礼包
标签: 美国EB1A美国EB1A杰出人才移民美国o1签证

移民不知如何抉择,不如听听专家意见

麦克斯出国专家免费帮您定制移民方案
预约专家免费评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