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西兰移民指南:别再踩这4个隐藏的“雷区”

2025-09-08 阅读(48)

大家好,我是大所长,用大白话说清移民这件事。 

最近后台有不少朋友私信问新西兰绿名单的事,说看网上介绍觉得门槛好像不高,是不是很容易通过? 

怎么说呢,绿名单的确是新西兰官方给出的一个利好通道,但并不是适合所有人的,尤其是咱们国内的朋友,如果不了解细节就贸然行动,很可能走一半就卡住了。 

新西兰绿名单是移民局为短缺职业开放的一种“优待政策”,核心目的是为了吸引真正短缺的技能型人才,表面上看起来门槛确实不怎么高,但要论细节的话,就没那么容易了。 

绿名单主要包含两类路径,一种是直接居留签证,另一种是工作转居留签证。 

直接居留签证,说白了就是只要你能拿到一个符合要求的offer,就可以直接申请移民; 而工作转居留签证是先去工作两年,再转永居。

听起来是不是前者更省事?但不是没有前提的,那就是你得满足一系列更高的要求,比如像雇主认证,高收入标准,行业要匹配等等条件和要求。 

再说说这张名单的构成,大部分都是新西兰当地紧缺的岗位。 

Tier 1清单大多集中在医学、工程、建筑、IT这几个领域,

Tier 2则是偏技工类的,比如柴油机技师、电工、水管工之类的。那么我们所说的坑是什么呢?

接下来详细拆解一下: 

第一个坑,是岗位适配度太低。 

Tier 1里的很多职位,比如麻醉医生、骨科医生、放射科技术员,听着很高大上,但这些岗位必须有新西兰本地的行医执照,国内的三甲经验、执业证书在那边根本不认。 你就算是副主任医师过去也得从头再考。

你愿意花上三五年去重新拿一套证照吗? 

再来看Tier 2,像汽修工、电工、水管工,很多朋友一看觉得也许能试试。 

但不好意思,这些职业都需要新西兰本地的资格认证,而你又得先有工作机会才能考证,这就成了死循环。 

你没有证书找不到工作,没有工作也考不了证。 更何况,这类岗位通常薪资不高,很难达到移民要求的收入标准,英语成绩也得达标。

你以为是门槛低,其实刚好相反。 

第二个坑,是雇主认证。 

绿名单要求必须要由“认证雇主”来提供offer,才能符合移民资格。

问题来了,很多中小企业连听都没听说过认证这回事。 即便知道,也不一定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做这套流程。

你想DIY?基本没戏。你得找对行业、对位置、对资质的雇主,难度不比找对象小多少。 我们很多做新西兰移民的同业都反映过,现在找一个靠谱、有认证的IT或工程雇主已经很吃力,更别说那些冷门行业了。 

第三个坑,是学历要求。 

绿名单虽然没有明说“必须研究生”,但对学历的认证很严。你的学历必须能通过新西兰NZQA认证,如果你是一个没有学位证的本科,那就别考虑了。 

还有些人本科专业对不上,硬是去读了个海外的IT硕士,希望靠学历切入。这种短平快的做法在移民官眼里是很难拿高分的。 

换句话说,他们看的是你“能不能胜任这个职位”,而不是你有没有混一个文凭。 

第四个坑,是工作经验。 

很多人以为绿名单不看工作年限,其实那是误会。尤其是像IT这类职位,新西兰移民官非常看重实操经验。 

你就算是北上广985的IT本科应届生,如果没有过硬的项目经验,申请绿名单也很难过关。 

再比如你毕业十年了,现在做行政或者教培行业,你说你当年是学计算机的,这种背景基本也是被pass的。 

总结来说,新西兰绿名单对国内申请人来说有几个致命的难点: 

不少职位和中国的职业体系不接轨,医学、技工类尤其严重;雇主资源有限,认证门槛高;

学历、经验、语言三项指标必须齐全,缺一都难;

即便符合条件,匹配雇主、准备材料、沟通流程也非常繁琐。 

我并不是在否定这个政策本身。绿名单对于符合条件的人来说,确实是一个快速移民的好渠道。 

但问题就在于,它并不适用于多数国内申请人。如果你不是做IT、工程、建筑、会计、特定商业岗位这些领域的;如果你的学历不高、英语不行、经验一般,那真的没必要盲目冲动。 

新西兰确实是个适合生活的地方,但绿名单这条路,要做好详细的规划和准备,别让一个“成功率高”的宣传把你带进坑里。 

好,以上就本期文章的全部内容了。 

更多移民项目信息,欢迎拨打麦克斯出国7*24小时客户服务热线:400-698-3225,或者添加小助手微信:maxchuguo 进行咨询,我们有专业的移民顾问和律师团队,专业度高,实践经验丰富,可以根据您的具体情况为您量身定做专业的移民计划,快来咨询吧!

麦克斯出国礼包
标签:

移民不知如何抉择,不如听听专家意见

麦克斯出国专家免费帮您定制移民方案
预约专家免费评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