讲真,这段时间,后台问我“所长,EB1到底还要排多久啊?”的朋友,真是太太太多了!多到我回复都回到手软。
我特别理解大家的心情。眼巴巴瞅着排期表,几个月如一日地“原地踏步”,心里能不发慌吗?等绿卡的过程,就像在一条看不到头的隧道里摸黑走路,谁都想知道前面那点光亮到底还有多远。
所以,今天就豁出去了,咱们一起来用个“可算可不算”的土方法,估算一下现在EB1(尤其是中国大陆出生地申请人)的排队时间大概是个什么情况。
目的不是给个准信儿,而是让大家心里大概有个数,心态也能更稳一点。 咱丑话说前头,这玩意儿就跟天气预报似的,只能参考,别太当真啊!
一、排期这玩意儿,到底是怎么算的?
要估算排期,咱得先简单了解下美国职业移民绿卡是怎么发的。这事儿主要是美国移民局(USCIS)和国务院(DOS)哥俩配合着干。
简单说,每年的职业移民绿卡名额不是无限供应的,是有总数限制的。
然后呢,这些名额会按照法律规定的比例,分给EB-1、EB-2、EB-3这些不同的类别。其中,EB-1大概能占到总名额的28.6%。
每个国家(地区)能拿到的名额,又不能超过总名额的7%(这就是所谓的“出生地限额”)。所以,对于咱们中国大陆出生的申请人来说,名额就显得更加紧张了。
当某个类别的申请人太多,名额不够分的时候,排期就出现了。谁的“优先日期”(Priority Date,简称PD,一般是你I-140的递交日期,或者PERM的递交日期)早,谁就先拿卡。
二、咱们来“算算账”:EB1排队的人头有多少?
好,理论铺垫完了,咱们来点实际的,尝试估算一下。
1. 前面有多少人在排队?
根据一些公开渠道看到的数据(比如一些律师协会的统计或者移民局偶尔透露的信息),我看到一个说法是,大概在2024年初的时候,全球范围内EB-1类别下,已经递交了I-485(在美国境内调整身份的最后一步申请)但还在等待审批的,大约有9000人左右。
这个数字不一定百分百精确,但可以给我们一个大致的体量感。
2. 移民局的处理速度怎么样?
如果咱们假设,移民局每个月平均能审理完成500个EB-1的I-485案子(这只是个非常粗略的假设,实际速度会波动),那么这9000个pending的案子,理论上就需要:
9000人 ÷ 500人/月 = 18个月
也就是说,光是消化这些已经递了I-485的存量,可能就需要一年半的时间。
3. 每年能有多少名额给中国大陆的EB-1?
我们知道,每年全球EB-1类别的绿卡名额大约是4万张左右(总名额14万的28.6%)。但是,这里面要考虑到“家庭系数”,也就是一个主申请人获批,通常会带上配偶和未成年子女一起拿卡。
这个家庭系数,在美国境内申请的,可能平均也就1.5-2左右(因为很多申请人是单身或者配偶子女已经在其他身份了)。但在海外通过领事馆程序申请的,家庭系数可能会更高。
咱们取个相对保守的中间值,假设平均一个EB-1主申请人会用掉2张绿卡名额。那么,这4万张名额,实际上大概能满足:
40000张名额 ÷ 2张/组 ≈ 20000组家庭
但是!别忘了还有“出生地限额”。中国大陆出生的申请人,每年在EB-1类别下能拿到的名额,乐观估计可能也就2000-3000组家庭的名额(这还是在没有其他国家大量挤占的情况下)。
4. 简单推算:排期进展速度
如果每年中国大陆EB-1能消化大约2000-3000组家庭,而我们前面假设的存量就有大几千甚至上万(考虑到还没递交I-485但在等排期的),那你就会发现,可能每年移民局能把优先日期往前推进那么2到4个月,就已经算是不错的进展了。
所以啊,大家看到EB-1排期表上,咱们中国大陆的日期经常几个月才挪动一小格,甚至原地不动,真不是移民局偷懒,实在是前面排队的人太多,名额又太少,供需严重不平衡啊!
三、影响排期的“变数”有哪些?这才是最头疼的!
上面那个算法,我得再三强调,它非常非常粗糙,只能帮你理解个大概的趋势,绝对不能拿来当精确的排期预测! 为啥?因为这里面的“变数”实在太多了!
家庭系数的波动: 到底平均一个主申请人带几口人拿卡?这个数据不透明,而且随时在变。
Pending案子和新增申请的数量: 现在到底有多少EB-1的I-140批了在等排期?每个月又有多少新的EB-1申请递交上来?这些都是动态的。
“配额外”名额的分配: 这是个大学问!每年职业移民的总名额如果其他类别(比如EB-4、EB-5,甚至有时候是亲属移民)没用完,剩下的名额是有可能“掉落”到EB-1、EB-2、EB-3这些类别里的。具体怎么分,分多少,就看移民局和国务院的心情和当年的政策了。如果能吃到一些“剩饭”,那排期前进的速度就可能快一点。
“NIW转EB-1A”的压力: 这些年,很多之前办了NIW(国家利益豁免,属于EB-2)的朋友,后来条件够了,又去申请EB-1A。如果他们EB-1A批了,就会占用EB-1的名额,这无形中也增加了EB-1的排队压力。
移民局的审理节奏: 移民局的人手、预算、处理效率,甚至某个审案办公室的主管换了,都可能影响案子的审理速度。
政府政策的调整: 比如,拜登政府之前有没有一些行政指令加速处理某些类别的案子?特朗普如今上台了,会不会对职业移民的名额分配有新的想法?这些都是未知数。
所以你看,这么多不确定因素叠加在一起,这个EB-1排期的估算公式虽然不复杂,但谁要是敢拍着胸脯跟你说他能算准,那基本都是不靠谱的。
四、的态度和建议:平常心,早卡位,耐心熬!
聊了这么多,可能有些朋友更焦虑了:“啊,照你这么说,这EB-1不是遥遥无期了?”
别急,我最后给大家输出点实在的态度和建议:
1. 这种估算,只能当参考,别太当真,更别因此影响生活。
它可以帮你理解为什么排期慢,但政策和实际情况随时都可能“放水”或者“踩刹车”。历史上也有过排期突然大跃进的情况,虽然现在看起来比较难。
2. 不要因为排期停滞了几个月就过度焦虑。
移民局有它的工作节奏,有时候可能是在集中处理其他类别的案子,或者在等新的财年名额。你焦虑,排期也不会因为你着急就往前挪;你天天乐呵呵,它也不会因为你乐观就跑得快。
3. 你能做的,其实很简单,但也很重要。
早点规划,早点卡位! 如果你条件基本成熟,或者正在努力凑条件,那就尽早把I-140递上去,锁定那个宝贵的优先日期。移民这事儿,很多时候就是“先上车再说”。
把自己的申请材料做扎实! 确保你的EB-1A论证足够充分,证据足够有力,争取I-140能顺利批准,别在中间环节掉链子。
保持一颗平常心,耐心等待。 绿卡之路,尤其是对于咱们中国大陆出生的申请人来说,很多时候真的得靠“熬”。这不是一句丧气话,而是基于现实的清醒认知。
移民这事儿,得靠熬,但更得找对方向去熬。 与其天天刷排期表焦虑,不如把精力放在提升自己、准备更充分的材料上,或者规划一下等待期间的生活和工作。
如果你对EB-1排期还有疑问,或者想了解自己的情况到底适合走哪条路,欢迎在公众号后台给我留言。 想移民,关注我。移民这事,别瞎猜,问对人,心里才能不慌!咱们下期再聊!
现在各国政策都在收紧,机会永远留给提前规划的人,需要免费评估自身条件的朋友,欢迎联系我们,获取专业方案。更多美国移民项目信息,欢迎拨打麦克斯出国7*24小时客户服务热线:400-698-3225,或者添加小助手微信:maxchuguo进行咨询,我们有专业的移民顾问和律师团队,专业度高,实践经验丰富,可以根据您的具体情况为您量身定做专业的移民计划,快来咨询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