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一个从业多年的移民顾问,我发现很多申请人对EB1A都有一些共同的疑问。
今天就来聊聊EB1A最常见的问题,从排期、学历要求,到具体标准条款,一一给大家解答。
先说排期问题。按照最新排期表,EB1A理论上不到3年就能等到,但实际情况是过去一年只前进了7天。
这意味着现实等待时间可能要在3-5年之间。所以大家在制定移民计划时,一定要给排期留足时间。
很多人问我,高学历是不是更有优势?答案是没有。
EB1A看的是成果,不是出身。我就见过不少本科学历的申请人顺利通过,也见过博士申请被拒的。
关键在于你的实际贡献和影响力。 说到标准条款,EB1A有十条标准,很多人以为满足的越多越好。
但实际上,质量比数量重要。三条硬核的标准,比六条生拉硬拽的标准更稳。
有人担心自己条件不够三条标准,其实这个担心有点多余。三条标准没有想象中那么难,我来给大家分析几个常见的标准:
媒体报道:主流媒体和专业媒体的报道都有效,但网络自媒体不算。纸媒的报道比较稳妥。
协会会员:国内大部分合法注册的协会都可以,反倒是美国一些协会不符合要求。过去的会员资格也能用。
高收入:一般认为达到平均收入三倍就可以。2024年国家统计局的高收入组标准是98,809元/年,可以作为参考。
奖项方面,国家级、国际级、行业协会的奖项都可以。团体奖也行,但要能证明你是主要贡献者。
有意思的是,省级奖项不一定不行,特别是人口大省的奖项,部分是可以认可的。
审稿和评审工作需要真实的证据,比如审稿邮件、活动记录等,不是简单有个证书就行。
原创性贡献这块,专利要证明已经投入使用并产生了实际价值。
如果是著作,需要证据证明你确实参与了创作。 论文引用数量没有统一标准,关键是要结合你的领域来说明影响力。
有的领域引用率普遍较低,这个移民官是知道的。 领导职务或重要角色,移民官看的是实际职责和地位,不是头衔。
过去的工作经历也可以用,不一定非要是现在的职位。 说了这么多具体标准,我想强调一点:EB1A最重要的是申请思路,不是材料堆砌。
我见过很多机构做几百页的申请文件,但移民官根本看不到重点。 要知道,移民官审理一个案子只有20-30分钟,你必须让他一眼就能看到关键证据。
举个例子:一个申请人有20多个专利,但都是实用新型,没有实际应用。
不如另一个申请人只有2个发明专利,但都已经产业化,创造了实际价值。显然后者更容易通过。
所以我想告诉大家,EB1A是一个"英雄不问出处"的通道,关键在于证明你的成果和影响力。
准备材料时要有策略,不要盲目追求数量,要让证据来讲述你的故事。
一个好的EB1A申请,应该像讲故事一样清晰:这个人在这个领域做出了什么贡献,产生了多大影响,有什么证据支持。
如果你能用三句话说清楚这些,那就说明你的申请思路是对的。
好,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了。
更多美国移民项目信息,欢迎拨打麦克斯出国7*24小时客户服务热线:400-698-3225,或者添加小助手微信:maxchuguo 进行咨询,我们有专业的移民顾问和律师团队,专业度高,实践经验丰富,可以根据您的具体情况为您量身定做专业的移民计划,快来咨询吧!